点击此登陆论坛 全新的ABlog
首 页 | 论 坛 | 每月话题 | 焦点推荐 | 行业动态 | 论坛导读 | 建筑书评 | 品 房企业会员 | 招标公告 | 对话建筑界 | 人才招聘
APP 帮助链 此刻在 Master 建筑瀑布 建筑师 ATD a+u EL domus | 北京 上海 广州 成都 武汉 重庆 南京 沈阳 西安 天津 杭州 深圳 大连
当前位置:

□ 刊发于《中外建筑》
   2008年第5期

□ 阅读次数:7633
□ 现有评论:0

□ 查看/发表评论
 
和城——鹭岛厦门Harmonious City——Egret Island of Xiamen
曹 伟等
和城——鹭岛厦门
Harmonious City——Egret Island of Xiamen
主 持 人:曹 伟(厦门大学城市规划系教授、城市规划法学博士后、研究生导师、《中外建筑》编委、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中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会理事)
文字整理:曹伟、白滨、张策、彭诚
地 点:厦门大学
时 间:2008.03.28
本系列话题由:长沙市建设委员会主办,《中外建筑》杂志社全程策划、承办。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
——《礼记·乐记》

受《中外建筑》杂志社的委托,我们在厦门大学举办厦门城市论坛,经与蒋涤非主编商讨,主题定为“和城——鹭岛厦门”。厦门位于海峡两岸的西海岸,起着大陆和台湾的联系纽带作用,和谐,和平成为海峡两岸,成为当代中国乃至地球人的主题。对于位于海峡西岸的厦门,不仅需要和谐发展、建设,更需要和平。

解读“和”
曹伟:“和”就是和谐、和睦、和平、和顺、和通、人和、亲和……,“和城”就是和谐、和平、和睦的城市,“和城”应成为21世纪全球城市发展的主流。民众、家庭的和睦,城市、国家的和平,城市民生和顺,商业与交通和通等等,都是“和城”所致力的目标与要解决的问题。
从“和”的第一层面“人和”意义上来讲,崇尚自然,喜爱自然,融入自然自古亘有。先民们早就注意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协调统一。《周易·乾卦》:“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共德,与日月合共明,与四时合共序,与鬼神合共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
从“和”的“和平”层面意义上来讲,厦门是一座很有特色的城市,2004年厦门市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鼓浪屿也被评为中国五个最美城区之首,厦门一直被人们认为是最温馨、最和谐的人居环境之一。厦门位于海峡两岸的西海岸,起着大陆和台湾的联系纽带作用,和谐,和平成为当代中国乃至地球人的主题。对于位于海峡西岸的厦门这座城市,不仅仅需要和谐发展、建设,更需要和平。
从“和”的“亲和”层面意义上来讲,中国古代“风水”、“堪舆之说”、麦克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都是人与大自然亲和、和谐的经典理论。这些都是人对自然持有亲和态度的表现,也是建筑和谐于自然环境态度的形成。
从“和”的“合”层面意义上来讲,“和”与“合”相通,“和”的全部内涵并不只这些,“和”更深远的意义则是“天人合一”的意境。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观念与西方城市文化生态学派对城市研究的内在默契,反映了东西文化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正在走向融汇与统一。建构这样一种新的文化体系,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以及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论。

山·水·城之“和”
凌世德:用“和城”做题目,很恰当地反映了厦门的城市特点。厦门拥有优良的山,海,城的自然景观,人与自然和谐的相处。另外,厦门市的城市尺度非常人性化,非常生活,如厦门的中山路,鼓浪屿,闲适而温馨。厦门的城市管理水平,在全国亦领先,这种和谐,需要厦门人共同保持。厦门如何在发展中保持其“和”的特色?
从城市史的角度,可以看到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城市建设过程中,应当有城市的理想。就厦门而言,其最重要的是城市生态和谐。厦门的城市形态模式是以本岛为核心,以四周为背景。厦门的岛内发展,已经高度发达,形成了高品质的环境思路,如岛内的元当湖,现在正蓬勃地向岛外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应该强调生态的影响。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建立海湾型城市。厦门在下一轮城市化过程中,需要延续岛内的生态发展经验,在岛外的发展过程中,构筑生态景观优良的新城区。发展岛外的城区,首先需要落实生活设施,使居民乐于去岛外定居。
曹春平:厦门城市起源于海防建设与港口贸易。17世纪后半叶,郑成功集团的开发及施琅所代表的清廷的经营,奠定了厦门港口城市的雏形。五口通商后,厦门强化了作为海港、商贸城市的地位。20世纪20、30年代是厦门城市建设的黄金时期,军政官僚、地方绅商及华侨共同建设市政,奠定了厦门老城区空间的整体面貌。
厦门是由大陆、岛屿、海域共同组成的海湾城市,山水相间、陆岛相望,具有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台地、平原、滩涂等多样化的地形地貌,这些地形地貌又多与海湾、湖泊、河口水体相互依存。厦门独特的地理环境,构成了“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景观格局。
厦门有海峡,厦鼓海峡的地位最为重要。在厦门市的城市发展中,鹭江道曾是老厦门主要的城区空间,有人比喻为“厦门的外滩”。不过与外滩建筑有点不同,民国时的鹭江道都是四五层的建筑,体形墩厚,整体效果以水平线条为主,倒也和谐统一。城市的发展一日千里,今天由厦鼓海峡眺望本岛,高层建筑“随地插葱”,不适宜建筑对景观时有破坏,原来平缓的天际线变得突兀不平。
厦门有海湾,是未来厦门开发的重点。马銮湾水域面积、岸线长度、景观资源等条件优越,具备开发高品位居住、休闲、旅游产业的潜力;杏林湾的现状功能是灌溉和蓄洪排涝,并作为厦门的备用水源。同安湾口大腹小,是一个半封闭的海域,是厦门将来新城区建设的重点区域。海湾型城市建筑,应该与海水紧密地联系,海的包容、海的浩瀚、海的磅礴气势,都可以纳入城市建筑的设计中。
厦门有山,但不高。在厦门早期的海防建设中,山的地位很受到重视。山地特点对于厦门城市建筑风貌有一定的影响。清人梁章钜《退庵随笔》说清代中期的厦门“洋船丛集,商贸殷阗,仙山楼阁,甲于南天。”日本人宫川次郎《福建风土记》(1940年)中《月的鼓浪屿》说:“沿着起伏山坡,利用地势,不规则分布着各种洋馆。道路铺着各种颜色的石子,覆盖着青苔,是洋画家喜欢的景象。”这是典型的山地城市建筑形象,令人过目不忘。
在今天的厦门城市建设中,山的特点仍需要强调。厦门山地上风化裸露的花岗石是极富特色的景观,所以应保护好山林植被,避免成为“臭头山”。为了保证适当的蒸发与遮荫,以软代硬的铺地方式就更适合地方气候。对于山坡、台地、小岗,也应尽量保持地形,不要伤及“地脉”,避免平原般的平直单一,失去山水城市的特色。
曹伟:厦门建城有600年左右的历史了,在唐宋年间开始建设,在明清阶段作为一个军港和贸易的港口,到了1841至1902年这个阶段,建成了通商的口岸,厦门真正作为一个商业化的港口是在解放前民国时期,随着商业的繁荣,城市空间进一步的飞跃,另外一个是转型期阶段,厦门由一个岛变成了一个半岛,实现了第二个飞跃,第三个阶段是发展时期主要是被辟为经济特区之后,1980到2000年这个时段,城市空间有了巨大的发展,提出了海岛型城市向海湾型城市发展的原则。可以预计,厦门正逐渐成为海峡西岸一个中心城市。
中外文化交汇之“和”
程伟群:提起厦门这个字眼,总会用温馨、美丽、和谐、发展等词汇来形容厦门。这座文明的、人性化、有文化氛围的、包容的城市,温馨与美丽同在,和谐与发展并进、现代与古老交融。它近乎囊括了与城市相关的所有荣誉称号。诸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国际花园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同时也是“中华白海豚”及白鹭等多种珍稀禽鸟的重点保护区。前几年,厦门的城市定位为“国际风景港口城市”。
政府在办实事、办好事的基础上能否更多地人性化考虑到群众的利益,例如:城市建设带来的环境污染、严重的交通堵塞现象、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治安等,是否可以更科学地建设和开发等。
曹伟:厦门的城市文化源自闽南地区城乡的多姿多彩演绎形式。移山填海的厦门海堤精神诞生于50年代,英勇勤劳的厦门人民在全国全省的同胞支援下,战山斗海,警惕反动派海空炮袭,白手起家,用双手用意志在高集海峡上建起了人工海堤,轰动了中外。
中华城区是厦门城市历史的缩影。这里有抗英民族英雄陈化成的故居,清代著名学者、书法家吕世宜的故居,清末创办厦门学堂的发起人之一、台湾举人王人骥的故居,厦门著名教育家陈桂琛的故居,还有近现代一批名人如谢云生、苏警予、虞愚、周殿薰以及当代中国科学院老院长卢嘉锡、民族工商实业家黄世金、名中医盛国荣等都在这里留下珍贵的遗迹。中华城区还有传统的石牌坊和石狮王爷、古井,有中华第一圣堂——新街礼拜堂,有多姿多彩的风貌建筑等,这些都是历史的遗存,是厦门城市文化的精华。
曹春平:厦门传统文化的根是闽南文化。以传统古厝为代表的闽南建筑文化是闽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建筑,红墙黄瓦,燕尾翘脊,明代人王世懋就感叹闽南民居有点像帝王的宫殿,官府衙门与士绅宅邸装饰怪异,不可辨认,反映出闽南远离政治中心,在相对封闭的区域中发展出独特的文化风格。
特定的地方气候影响着城市的空间布局,也影响着建筑的布局。闽南气候湿热,夏热冬暖,日光充足,空间开敞通透的公共建筑得到发展,骑楼建筑能在厦门生根发展,大行其道,至今仍是历史街区建筑的代表。闽南建筑中的红砖白石、组砌图案等极具特色,嘉庚建筑吸取闽南建筑的精华,形成了自己的风格。随着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传统材料及相应的技术、手艺会被淘汰,但由特定自然环境、生活习俗、历史传统所形成的特定风格仍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之中,不会被遗忘。
何子张:生活文化特色重塑是厦门城市空间和谐发展的基因。厦门在六百余年的发展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开放性、包容性与创新性,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传统与文化特征。如“延平文化”、五口通商的海洋文化、中西合璧的建筑文化和中西交融的音乐文化。这些文化遗产已经融入到厦门市民日常的生活空间和生活内容之中,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基因。遗憾的是在厦门城市建设过程中,我们过于重视外在性城市物质景观的塑造,过于强调城市空间发展的经济效率,忽视了文化遗存的保护和文化特色的塑造。比如,在旧城更新中仅仅强调骑楼、建筑立面、建筑高度的控制,却把大量的老城区居民迁出。大量的生动的、充满特色的生活空间和生活内容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大体量的商业广场。鼓浪屿作为琴岛,有时人们会抱怨:现在听不到悦耳的钢琴声,成了到处是叫卖海鲜的“海鲜岛”。我们不希望这种情景取代现实美景。
龚强:地标建筑是现代化城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当人们经过一个城市,会对这个城市留下一个或深或浅的印象。而地标建筑则一定是这样的印象里最重要的。诸如北京印象,上海印象,深圳印象等等。厦门也一样,在这个城市里的地标建筑构成了人们心中的厦门印象。和谐之城的地标建筑成了厦门的标志。
据不完全统计,厦门目前的高层建筑共有700多栋。其中有一些不乏是设计大师的神来之笔。一同构成厦门印象——和谐之城中的地标建筑群。如悬挑长度达35m的大型公建厦门国际会展中心、国内第一幢自主设计的高层钢结构大楼九州大厦、国内第一幢石幕墙干挂高度超过150m的厦门建行大厦,另外像厦门国际机场候机楼、人民会堂、国际银行、国贸大厦、银行中心等高层或超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能够创造出壮丽的天际线,它所反映出的城市三维空间,是对城市建筑风貌的重构。因此,其位置、尺度、体量、高度、颜色、风格的确定就显得至关重要。错落有致的城市高层建筑群,为城市的天空勾画出了优美的轮廓。厦门最主要的天际线是以新城区,筼筜湖、湖滨北路金融片区为主,当然老市区轮渡附近的天际线也很不错,其地标建筑也引人注目。

和平心境
曹伟:在世界航运交通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厦门港在世界海运交通中的地位以及战略高度,目前大陆和台湾的关系处于不断的紧张的变换的阶段,台湾海峡控制着日本的能源运输,台湾海峡的实际归属及控制的问题就自然牵涉到了国际安全的问题。所以厦门作为和城不仅仅是如何建设和谐之城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建设一个和平之城、和睦之城。
提到厦门不得不联想到鼓浪屿,这个面积仅有1.78km2的小岛,获得中国五大美城区之首,同时入选“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鼓浪屿与厦门岛隔海相对。厦鼓海峡称为鹭江。由于鼓浪屿岛上的天然景观众多,所以为了保护这一国家级的旅游景区,政府主管部门早已开始了有效地管理措施,除了旅游景观的开发建设外,已不许增加工厂和破坏环境的建筑,最有特色的是,鼓浪屿街区除了环岛旅游电瓶车外见不到任何其它机动车辆,更听不到车马的喧嚣,因为有严格规定,不许任何其他机动车辆上岛;所以,当您漫步在鼓浪屿那洁简幽雅的柏油小道上时,就会感到实实在在是一处天然美丽之岛。
赵燕菁:历史文化遗产并不完全是一种死的东西,很多历史文化遗产还在被使用、传承,还在被不断演化。通过赋予它们一种新功能,比如把它们改造成酒店、旅馆、酒吧,人们到了这里还能感受到历史的延续和民族风情。
历史风貌建筑的保护开发利用可形象地比喻为“老瓶装新酒”,也就是在保留历史信息的前提下,同时注意发挥文物的使用价值,而不能让它闲置着。而原来人们之所以觉得它们是城市的负担,主要原因就是使用得不够或不合理。只要我们换一个角度,就可以发现它的利用价值,是一种有待发掘的财富。
比如厦门市通过对鼓浪屿的一些历史风貌建筑改造,使其重新焕发青春。通过它们进一步激活鼓浪屿的文化内涵,吸引更多的外地人来鼓浪屿旅游消费,更多的名人在上面定居,使之成为一种品牌,一种收益,一种资产。将来,人们一提起厦门就会想起鼓浪屿,就有一个很鲜明的形象。这是其他城市无法模仿的,也是城市新区无法替代的。
曹伟:“城市”与"文化"的联姻,是在历史进程中自然发生的,是历史进步的必然产物。
人造城市,城市造人。城市和人共同造就城市文化。宏观地看,城市文化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区域、一个国家的文化范式(pardom),与城市对于社会、人类的意义相吻合,标志着一种社会体制下的文化语境。具像地看,城市文化又因城而异,城市和城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和差异。
1、空间特征——不可替代地成为城市第一层文化底色,使城市具有自己与生俱来、与众不同的地域特色。
2、时间维度——城市文化的第二特征,城市独有的历史背景和人文传统给城市留下抹不去的文化烙印;
3、制度、规章——直接影响着城市文化的属性、形态和发展,规定着城市文化发展的机制与走向;
4、物态环境——直观而立体地凸现着城市的气质、形象,是城市文化品位的显性标记和感性认知对象。
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它隐含在城市的方方面面,造就着扑面而来、鲜明可感的印象、感受、记忆,赋予城市特有的风骨和气质,折射出城市人的价值共识、生活态度、审美水准。
城市文化形态的构成:
1、城市的“物态环境”(硬件因素)
2、城市的“人文环境”(软件因素)
物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二者之间关系:互为依存、双向互动。

“和”之隐忧
马武定: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护城市的固有风貌,如何保持城市原有的肌理和生活方式,厦门,如何保持自己的风貌?城市化是一个矛盾进程,既有多元化,又有集中化,既有本土化,又有国际化。在大的层次来说,城市具有群体空间同构现象,世界上的城市渐渐形成网络,即城市群,如泉厦漳城市一体化。从中等层次来说,城市的空间具有模式化的趋同,如曹老师所说,城市规划需要理性的模式。厦门岛的发展,如像岛外的发展,可以归类为这种空间模式化的发展。在微观空间的分化上,文化,决定城市空间。全球化带来的是全球化的消费主义的泛滥,而对于传统文化的挖掘,也正在进行当中。厦门人,从某些意义上说,很会生活,喜欢享受家庭生活,厦门的空间,可以说成家庭生活的延伸。从厦门岛和鼓浪屿来看,建筑多为内院式,可以看成家庭生活的对外延伸。鼓浪屿上有很多此类建筑,保持了厦门岛的原始风貌和文化特征。如果采用过激的手段推倒围墙重建,势必会导致鼓浪屿固有特征的丧失,厦门固有文化的丧失。厦门空间的塑造,需要延续厦门固有的,家庭生活化的空间,保持其固有的空间感。规划的核心的原则,需要回归居民,回归生活。
张策: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护城市的固有风貌,如何保持城市原有的肌理和生活方式,是当今每一个发展中的城市所应对的问题。
厦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积淀了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遗存有丰富的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和传统民居,集聚了文化遗产的精华所在。厦门也是一座依山傍海,被誉为中国最温馨的城市的名城,厦门当如何解决“保护”与“发展”的问题,如何在发展中保持自己的人文、城市与环境的风貌?如何保护厦门的传统城市空间?
当前看来,就厦门文化遗产和传统空间形式保护的总体情况而言,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前所未有的冲击”并存的局面,面对城市化的迅猛发展之势,以往旧有的城市中心区功能过分聚集,建成区的扩展呈中心状发展的趋势,环型放射的路网格局等方式难以应对日益恶化的环境交通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以往城市追求大体量的建筑物,大规模的建筑群而致使厦门的历史文化街区曾经一度被新出生的建筑群所淹没。
大量商贸金融功能聚焦旧城,几十年来,众多城市功能在厦门岛内旧城区叠加。对厦门历史城区的保护产生了更加严重的影响。功能的聚焦带来了人口的过度密集,来自厦门市的统计数据显示了岛内外人口分布差异悬殊。岛内思明区的人口密度高达6287.85人/ km2,而岛外同安区的人口密度只有447.09人/ km2。岛内的人口密度已经是岛外的14倍。人口的高度聚集会影响到人口的整体发展。岛内人口的高度密集导致交通日渐拥挤,钟摆式的人口也使得厦门消费市场畸形,更使得厦门的房地产市场在卖方市场这一表现方面表现得更加严重。
交通布局难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伴随着各种城市功能被集中塞入旧城的同时,历史城区也担负着难以承受的交通流量。为了解决日益严重的交通问题,历史街区的道路被拓宽,反而引发了交通“决堤”效应,直接将大量机动车交通引入历史城区,不但使传统街巷整体格局和城市机理受到破坏,而且使交通环境质量更加恶化。
城市是人类的伟大创造,保护历史性城市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基本共识,厦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积淀了深厚的城市文化底蕴,遗存有丰富的历史街区,文物古迹和传统民居,集聚了文化遗产的精华所在。今天的厦门已经是千百万民众生活于其中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大城市,我们因此就肩负着“保护”与“发展”的重任。
王明非:厦门从建城起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其发展经历了从渔村到海防城市,从对外通商口岸到现代海湾都市等阶段,尤其是近二十年城市建设更是突飞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在城市新区不断发展扩大发展的同时,厦门历史城区的改造也开始进行,然而在一片片旧城建筑被拆除与一栋栋新建筑拔地而起的时候,人们恍然发现城市历史的痕迹正在一点一滴地消失,对旧城改造模式提出了质疑。
厦门旧城位于岛内西南端,与鼓浪屿隔海相望,以中山路、思明南北路为代表的核心区建成于二十世纪20~30年代,以尺度宜人的街巷、中西结合的骑楼建筑、风情浓郁的市井生活,构成了厦门旧城典型的城市风貌。旧城街区内仍有不少富有特色的教堂、寺观、名人故居等历史建筑。由于旧城建筑密度大,许多建筑年久失修,城市道路及市政基础设施落后,居住条件不适应时代要求,原有部分居民外迁,加上新城市商圈的发展对旧城原有商业中心地位形成冲击,旧城出现衰败迹象,对旧城进行改造也是势所必然。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旧城改建由点到面逐步展开。在以市场运作为导向改造中,对经济利益的追求成为主要目标,对旧城的传统风貌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建筑体量和尺度过大与原有低层高密度的城市肌理相矛盾;大规模拆迁使原有建筑难以留存,同时造成传统社区邻里关系解体,失去了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氛围;单一的功能造成城市的多样性的丧失,雷同的零售商业布局使经营竞争激烈,大量商业楼层空置造成空间资源严重浪费。
在延续历史文脉中创造新的城市风貌,具体可采用以下途径:
1、加强规划控制管理,对建筑高度严格控制,保护城市原有空间肌理;
2、更新模式应在调研的基础上小规模渐近进行,采用保留、整建、更新等多种方式并行,对重要的历史建筑除对其本体进行保护外,应对其周围建筑尺度进行控制;
3、新建筑不应一味模仿原有建筑风格,可在保持尺度、立面节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融入时代气息;
4、建筑功能多样化,一方面可增加人气,保持旧城活力,另一方面可减少决策失误的损失;
5、在改建后,尽可能保证一定原有居民回迁量,一方面保持原有社会网络,另外维持旧城生活形态;
6、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加强市民参与力度,如公布信息,参与方案投票评选,保证旧城改造更公平合理。
杨哲: “再城市化”过程轰轰烈烈地发生在厦门这座滨海小城。地理环境使得厦门海湾环绕,气候温和,宜居宜游,600多年的历史更给这座城市增添了缤纷的色彩。山海形胜和近代沧桑构成了厦门城市独有的自然本底与人文底蕴,是厦门知名度较高、具有国际港口地位及旅游城市特质的基本条件。然而,现在的厦门却早已不是人们心目中的那个理想空间了。混乱的产业布局、高密度的地产开发、林立的高层群落、上下飞舞的高架桥……面对这种城市“沙漠化”景象,城市规划无奈地表现为一再“失控”、“失语”,人们无奈地套用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话语,谑称其为“土耳其(土而齐)”、“新加坡”。这实在是厦门的不幸!怎么办?
城市的空间形态与建筑最深刻地反映了城市的文化与追求。然而,城市涉及的问题与因素过于广泛,也许现存的方法论很难解决问题。需要将各种因素加以整合,把握城市特质,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从社会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及其深层次的结构和本质等方面进行研究。同时,在中国现实条件下,把握政治的因素也十分关键。在很大程度上,如何建立起长期有效的体制与机制,比起单纯追求“深思熟虑”的规划来,可能更为重要和急迫。
一方面,对现代化的追求使得快速城市化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但由于变数太多,使得城市规划的长远目标往往无法实现,深思熟虑被看作保守,保护历史文化风貌被看作保护落后。城市如果早日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早日认识到历史文化因素的宝贵,早日认识到城市身份和特质的重要性,就有可能尽早进入理性发展的阶段。
另一方面,城市化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城市人口的数字关系,而是与城市的产业、空间、环境、基础设施等密切相关。目前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倾向亟需重视:土地的城市化大大超前于人口城市化;数字上的城市化取代实质上的城市化;基础设施的硬件建设重于软件建设;缺乏理想城市的发展模式。
最后,对于厦门城市的发展还缺乏全景式的研究,从历史上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到今天的城市空间重组等方面,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王旭:进入“新型城市化”阶段后,闽南地区施展的空间很大,有很多先天优势:在历史上,该地区被誉为闽南“金三角”,拥有多中心发展模式的雏型和基础;从地理条件上看,也适宜进行区域性整合;再从区域经济布局看,她更是我国东南沿海从长三角到珠三角之间发展城市群的一个不可逾越的节点。厦、漳、泉三个城市,若优化结构,整合得法,打造新的“金三角”,势必在全国区域经济配置方面独树一帜,成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一大亮点。
但目前厦门和整个闽南地区的发展还不尽人意,主要问题有:第一,厦门岛和周边地区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欧美的城市,非洲的农村”,这是目前很多国外游人对我国城乡发展存在巨大反差的形象描述,虽未必确切,但大体上符合实际,在厦门也存在这个现象。第二,本区域内厦、漳、泉等三个规模较大城市的空间定位,它们与周边次中心的关系(包括金门)等都需要认真讨论,目前一些规划中将泉州与厦门、福州并列为全省三个中心城市,实际上割裂了本区域城市的空间布局;第三,如果本区域一体化发展以厦门为龙头,厦、漳、泉等三个城市经济就需要整合,厦门市自身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及是否有必要发展完整的工业产业链等问题也需要重新认识。
“和”的未来
曹伟:建设一座好的城市,“和”应该成为厦门城市演进的主题曲。城市规划与设计属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的一门学科,同时又和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很难用纯粹自然科学或者人文乃至历史学科的方法来解决城市问题,自然科学与历史学科研究的区别在于:人们对自然现象是距离其越近,认识得越清楚;而人们对社会现象则是距离其越远,才能认识得越清楚。对厦门这座城市的历史认知有助于我们解读厦门城市这本厚书。
我们可以以象棋的思路来研究规划,将其分成一系列的步骤,每一步的行为都受限和取决于其所处的阶段,但每一步都力争为下一阶段的战略胜利预留最大的可能。
每一个规划在实施过程都很容易遭遇不可预见的事情。作为公共政策的一个实施手段,规划必须拥有承受这些变化的能力,而只是相应做出一个微调。但如果规划调整得无法辨认或最终甚至是背离了规划的初衷,除了规划的目标无法实现之外,它还破坏了将规划视为公共政策一个可靠实施手段的看法。
其实我们知道中国很早的古代城市规划包括宋代以前,都比较崇尚方格化,网络化,所以我们可以想象以象棋的思路来研究规划。
赵燕菁:规划需要满足不同阶层的需要和矛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自身的目的往往自相矛盾,但有一个原则就是规划没有双赢。以厦门为例,近年来厦门城市密度越来越高,一方面,发展高密度的商业和住宅业有利于城市土地利用,但随之而来的交通问题和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厦门作为一个曾经拥有极佳天然环境的城市,如何保持原有风貌并满足发展。当务之急,是形成一个逻辑链,使其得以满足各方面需求。以厦禾路为例,作为厦门市的主干道路,一方面需要保持其原有的绿化风貌,一方面需要满足交通需求,修建BRT交通系统。如何平衡市民,政府,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如何解释城市的形态和肌理,规划理论的欠缺,仿佛航船没有锚。
何子张:厦门以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城市地域文化和生活模式,为构建和谐发展的城市奠定良好的本底。
首先,自然生态环境保育是厦门城市空间和谐发展的本底
可以说,大自然赋予厦门构建理想城市形态的自然本底,同时也预示着厦门城市空间发展必须充分研究和适应自然生态环境特征,走向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本岛为核心,以海湾为背景的厦门城市形态在中国沿海城市中具有唯一性。这种独特的人与自然相拥的城市形态,是后工业时代厦门参与国际竞争、促进城市和谐发展的独特优势。此外,厦门本岛相对于岛外组团规模较大,并由于历史原因培育了不可替代的城市中心区,使本岛成为“大厦门”稳定的主中心。岛外各组团沿海湾地区成组团式发展的模式,由于海湾和山体等自然要素的分割,避免了一般平原城市在高速发展过程中由于圈层式扩张造成的城市无序蔓延,同时又保持紧密的联系。因此,在岛外新城开发过程中,必须严格保护山体和海湾等自然生态要素,防止它们被破坏导致组团之间连成一片。
其次,山、海、城相融,构筑厦门湾景观特色环
厦门本岛经过六百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基本已经饱和,同时也形成“山、海、城”相融的独特城市空间特色。这是因为本岛保留了万石山、狐尾山、员当湖、五缘湾等山水环境,形成了环岛路景观带,老城区的历史风情和新区的现代风貌交相辉映。由此,厦门获得“海上花园”、“联合国人居奖”等美誉。优美的城市空间环境是厦门独特的城市竞争力,但也应该看到在城市环境的塑造上岛内与岛外还有很大的差距。厦门要在新一轮的城市赛跑中领先,必须发展其“山、海、城”相融的特色,做大城市规模,做优化城市品质。岛外的厦门湾沿岸是最主要的生活空间载体,形成一个宏伟的厦门湾景观特色环。这个环由一系列功能定位互补的新城组团串联,中间由山体和海湾分割。特别应该重视内湾区景观特色的塑造,如海沧马銮湾、海沧东屿湾、集美杏林湾和翔安东坑湾,它们将成为厦门新的“员当湖”和五缘湾。

结 语
曹伟:在与蒋涤非主编提出“和城”这一概念时,我们在“谷歌”上进行了网上搜索,发现至今尚无人使用该词汇。在倡导和谐社会的今天,“和城”就是强调和平、和谐之意。我们期待着包括厦门在内的所有城市,所有地球村的城市都能建设成为一座真正的“和城”,我们期待“和城”在引领世界城市的新一轮革命中成为一种崭新的理念与伟大的实践!
(感谢白宾硕士、周卫东老师为论坛的准备和圆满召开做了大量的工作。照片除嘉宾提供外,还有仇畅等同学提供。)
现有评论:0 [查看/发表]


广告服务 | 招聘服务 | 隐私政策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V2.0版始于:April 18,2000 川ICP证B2-20080009
蜀ICP备09027272
Copyright © 1998-2024 AB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